澳门挂牌记录

锂电池隔膜的分类

发布时间:2025-05-21 阅读:0 来源: 行业资讯

  

锂电池隔膜的分类

  根据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结构特点和生产工艺,可分为微孔聚烯烃膜、改性聚烯烃膜、无纺布膜、涂层复合膜、纳米纤维膜和固体电解质膜。

  1微孔聚烯烃膜

  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和实际应用,聚烯烃微孔膜已成为最全面、最工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隔膜。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,可分为单层薄膜和多层薄膜,即聚丙烯(PP)单层薄膜、聚乙烯(PE)单层薄膜和PP/PE/PP三层复合薄膜。以聚丙烯(PP)和聚乙烯(PE)为代表的聚烯烃微孔膜性能优异,化学稳定性好,成本低,在锂电池膜中起着主导作用。

  2改性聚烯烃膜

  PE和PP膜对电解质的亲和力、耐温性和润湿性较差。通过在单层聚烯烃膜上添加或复合具有亲水性、耐高温性等特性的材料,在PE和PP微孔膜表面接枝亲水性单体,或改变电解质中的有机溶剂等制备高性能膜是一种趋势。该工艺包括涂层、浸涂、喷涂、复合等,以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膜。

  SONG等人用耐热性良好的聚芳酯材料涂覆PE膜,形成多孔聚合物熔融温度高达180℃的复合膜。Cheng Hu等人在Celgard2400单层PP薄膜表面涂覆了掺杂纳米SiO2的聚氧乙烯,提高了膜的润湿性,显著改善了循环。RYOU等人采用浸涂法在PE膜上涂覆多巴胺,得到的改性膜具有更高的电解质吸收性能,有效提高了膜的高速循环性能。KIM等人用PVDF/SiO2混合物改性聚烯烃膜,得到具有PVDF电解质友好性和SiO2耐高温性的复合膜。在2C放电速率下,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达到94%。FANG等人用聚乙二醇接枝聚多巴胺涂层对PP膜进行了改性。改性后,膜的液体吸收率增加,界面阻力降低。

相关推荐:

明“打”秋毫,新3D打印技术连含复杂结构的石墨烯材料都不放过

如何合理的为叉车蓄电池补充蒸馏水?

目前电池回收技术怎么?

SR系列 智能蓄电池 备用电源UPS电池

无酸固态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电源侧储能电池

上一篇: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 下一篇:锂电池涂层复合膜